iT邦幫忙

2021 iThome 鐵人賽

DAY 12
1
IT管理

邁向時間管理大師之路系列 第 12

參與實驗室的研究

  • 分享至 

  • xImage
  •  

時間來到 2020/05,那時系上的畢業專題展剛結束,所以我跟 EC、CC Lai 都閒閒沒事做,有一天,我們的專題指導教授約談了我們三個,詢問我們有沒有興趣投入目前正在進行的研究 (要發論文)。
所以本篇就是來分享我跟 EC 在 2020 年暑假做的專案!

進入正題: 專案分享

我與 EC 在去年參與區塊鏈領域的研究,這個研究比較偏向應用領域 (利用區塊鏈技術解決特定問題),我們希望使用區塊鏈技術去解決學術論文中常見的抄襲問題,但詳細機制因為論文尚未完成審核,所以還不能刊出來 XD
此論文草稿的 POC 為 BlockChain-based Paper Submission System,它可以處理以下問題:

  • 確定論文作者序
  • 論文抄襲比對
  • 比對記錄與提交紀錄上鏈
  • 審核結果上鏈
    我跟 EC 在這次的研究中負責:
  • 維護舊專案,如果不可沿用就開發新的 (最後只修改了一個專案,其他項目通通砍掉重練)
  • 設計 Test Case
  • 寫效能測試並提供結果

BPSS Introduction

違反學術倫理的案件層出不窮,其中包含了: 學術論文/期刊單位的審核人員瞟竊投稿人論文、論文抄襲、學術工作者在不知情的狀況下被加進論文的作者群中。
為了避免上述問題的發生,我們利用了區塊鏈的高度不可竄改性以及各種加密演算法的特性,設計了一套論文提交系統,該系統包含了基礎的論文加密功能、提交功能、防抄襲對比、以及論文審核者的指派與論文審核。
此系統為論文 "Traceable and Non-repudiable Paper Submissions: Academic Ethics Enhancement with Blockchains" 的實驗模型,目前已投稿 IEEE Transactions on Services Computing 並進入審查階段。

BPSS 包含了四個子項目,分別是:

  • BPSS-WebPage
    供 Author, Editor, Reviewer 進行論文提交、指派 Reviewer、審稿。
  • BPSS-Blockchain-System
    區塊鏈本體採用 Hyperledger Fabric,子項目包含: 資料上鏈的邏輯、Web API、電郵通知以及區塊鏈網路本身。
  • BPSS-Paper-Verification-System
    紀錄已提交論文的內容供交叉比對使用,且包含抄襲檢查的邏輯。
  • BPSS-Relayer (沿用)
    防止竄改作者序的交密系統。

除了 BPSS-Blockchain-System 以外,目前其餘專案都已經開源在 Github 上,主系統則需等到論文公開後才能開源。

為何參與研究

其實這一段落才是我真正想分享的內容 XD
我認為如果在大學時期就能夠參與實驗室的計畫甚至是論文實驗,對於以下幾點都是非常有幫助的:

1. 找工作
一個完整的 Side Project 可以讓公司比較快的看出你具有什麼樣的技能樹,以版本控制技能為例:

我在大學時期參與的實驗室計畫以及 Open Source Project 的協作上都使用了 Git 做版本控制,在後者我們更使用了 CI/CD 以及 Github flow 下去開發,也因為我有參與過多人開發大型專案的經驗,我對於軟體的開發流程會比其他學生更有概念

上面這句話會比下面這句更具說服力:

我有學習過 Git 的概念,並嘗試在學校作業上做版本控制,但大型專案的協作是我比較欠缺的能力,未來一定會努力加強。

2. 申請國內外研究所
我認為,學校在篩選研究生的時候會用一個很簡單的標準: 你有多好用,一般來說,教授會認為申請者來自好學校,其所受的訓練一定會更加扎實。所以,在校系與成績上有劣勢的同學就需要用其他領域上的貢獻證明我很好用,參與論文實驗甚至是國科會計畫絕對是很棒的證明管道之一!

不幸的是,國科會計畫在審核時非常看重申請人的在校成績,所以申請與否還是要自己去做取捨。

3. 申請實習
在第一份實習之前,一般的學生對企業來說都是一張白紙,所以面試上他們會問很多有關你在學校中的表現 (因為問專業你也不見得會,不如從其他面向考量你的適應與學習能力)
熱愛做 Project 的學生絕對是公司喜歡看到的,如果這個 Project 能為社會帶來實質貢獻當然更好!

我相信我這個廢物學渣能夠順利的申請實習與研究所,我平常參與、做過的專案絕對帶來了很正面的影響。

如何被教授看到

可能會有很多人想問: 那我要怎麼被老師看見,取得這些機會呢?
依我看到的例子,主要有三大方法:

1. 死纏爛打型
我必須說,用這個方式真的要很有勇氣,我身邊有一個同學就是用這個方式,早在他大一時就進去專題實驗室了。

想當然的,這個學生非常的認真,所以一般人不適用這個方法。

2. 被教授問
這大概是萬中選一,很難。

3. 專題做的很認真
這算是最有可能的方法,我自己也是走這個途徑的 XD
但要使用這個方式,找尋專題指導教授就會非常重要,你必須在進入專題實驗室時就先確定一些事:

  • 老師本身願意讓專題生參與實驗室計畫
  • 老師本身願意投入較多時間在專題生的進度報告上
  • 確定老師做的領域是你喜歡的
  • 先修過老師的課,讓他對你有好印象!

如果滿足上述條件,你就可以在專題接近尾聲時跟教授談談你的規畫以及意願,我覺得如果要走這條路,可能要在大二就開始著手於畢業專題的製作會比較好~!

今天的分享就到這邊結束,如果有任何問題歡迎留言讓我知道。
當然,如果你有點害羞也可以站內信問我,我通常會在一天內回覆 XD


上一篇
打造你的個人品牌
下一篇
第一次參加社群志工
系列文
邁向時間管理大師之路30
圖片
  直播研討會
圖片
{{ item.channelVendor }} {{ item.webinarstarted }} |
{{ formatDate(item.duration) }}
直播中

尚未有邦友留言

立即登入留言